按身体各部位脂肪分布的不同,肥胖分为中心性肥胖(“啤酒肚”,腰围增加)、梨型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大腿及臀部)、全身分布型肥胖(脂肪均匀分布于全身)。
中心性肥胖因内脏脂肪增多,脂肪分解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就增多,它直接进入人体化工厂(肝脏),过多的游离脂肪酸会引起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谢紊乱。而皮下脂肪产生的游离脂肪酸进入血管后才进入肝脏,在进入肝脏前,大部分被肌肉组织所利用,所以对代谢的影响比较小。
一些体重正常甚至外表明显偏瘦的人其体内肝脏、心脏、胰腺等脏器内也可能积聚了大量的脂肪,即内脏脂肪水平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外瘦内胖”。我们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虽然一些人体重正常,但人体成分分析仪器测定其身体脂肪含量超标,特别是腹部脂肪分布多于四肢而肌肉含量不足。这部分人群也往往存在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所以我们应警惕——外表体态苗条,不一定等于真正的健康。内脏脂肪含量增加即“中心性肥胖”的危害较其他类型的肥胖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