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检网>项目百科>食物不耐受和过敏的区别

食物不耐受和过敏的区别

来源:李明阳 发布时间:2021-02-07 16:02 1747
标签: 体检项目
食物不耐受发病率高,据统计大约有一半人以上会对一种或几种食物产生不耐受,将食物不耐受纳入体检,成为全民健康饮食的科学指导具有重大意义。

  食物不耐受发病率高,据统计大约有一半人以上会对一种或几种食物产生不耐受,将食物不耐受纳入体检,成为全民健康饮食的科学指导具有重大意义。

  1.怎样引起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一 种由食物引起的复杂的变态反应疾病。理论上食物在进人消化道后,被消化为氨基酸、单糖等,这样才能够被人体完全吸收。由于个体差异,摄人的食物蛋白直接通过肠道黏膜进人体内,激发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抗体与食物大分子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体内,诱发各种临床症状发生。

  2. 食物不耐受检查的意义 食物不耐受检查的意义:①为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寻找致病诱因;②从预防角度出发,平衡膳食,消除不耐受食物对健康的负面影响;③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饮食指导依据;④饮食调整过程安全、可靠,不需要药物辅助。如果不能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不耐受的食物会形成免疫复合物,长此以往,由于免疫复合物的不断累积,造成严重的免疫损伤,导致机体出现各种慢性症状,如口腔溃疡、湿疹、腹痛腹泻、头痛和肥胖等。

  3. 建立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方案 如果确实存在某种食物引起的不适症状,不必盲目地节食或调整饮食,通过科学的方法,测定体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就可以反映自身对特定食物的耐受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制订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方案,从而摆脱不耐受食物的困扰。

  4.阳性结果的饮食调整原则上应该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食物全部禁忌食用;若不耐受的食物较少,则全部忌食;若不耐受食物较多,考虑到若全部忌食将导致营养不良的问题,可以先将+2、+3阳性的食物列为“忌食”,+1阳性的食物尽量少吃。忌食的食品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替代食物,具体替代食物见食物成分明细表(表2-101 )。

食物不耐受和过敏的区别

  5. 饮食调整后复查 食物不耐受一般调整饮食3~6个月后,特异性IgG的水平就能降到正常水平。忌食3~6个月后,再次进行食物不耐受复查,如果原来的阳性食物转为阴性,则可以慢慢尝试重新摄人这些食物,不同食物的重新纳人食谱时间至少需要间隔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