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检网>项目百科>肝功能检查报告单怎么看?

肝功能检查报告单怎么看?

来源:微检网 发布时间:2020-12-22 09:43 2236
肝脏功能非常复杂,反映肝脏功能的化验项目主要有:转氨酶(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C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血浆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等等。

  肝脏功能非常复杂,反映肝脏功能的化验项目主要有:转氨酶(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C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血浆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等等。

肝功能检查报告单怎么看

  ALT及AST这是化验单上最常见到的转氨酶代号,ALT就是丙氨酸转氨酶,AST就是天冬氨酸转氨酶,二者都能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或炎症的情况,二者血清正常参考值:前者<50 U/L,后者<30 U/L。ALT和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肝脏发生炎症后,肝细胞也就损伤了.ALT和AST肝细胞内逸出,并进入血液中。有人发现,只要有1%的肝细胞损坏,足以使血液中的转氨酶增加一倍。实践证明,用检查血液中转氨酶升高的方法来诊断肝细胞有无损伤,是非常灵敏的手段。通常情况下,肝炎病情好转, ALT和AST就要下降,其他症状也随着减轻,直到恢复正常,各种症状全部消失,病人也就康复了。但是,对于慢性乙肝来

  说,转氨酶恢复正常不是康复的唯一指标,还要看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否被抑制。

  在人体内,不单单肝细胞内存在ALT和AST,其他组织细胞如肾脏、胆管、肺、心脏、肌肉等等细胞内也存在转氨酶,只是没有肝细胞内多罢了,所以,抽血检验得到的ALT和AST值必须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2.5倍才有实际意义,稍微增高不能肯定就是肝细胞有损伤。急性乙肝ALT升高的幅度较大,可达到1 000 U/L以上,而慢性乙肝ALT多数在200~ 300 U/L左右波动。一般说,ALT升高幅度大于AST,但在肝硬化、重症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时,AST升高幅度大于ALT。

  γ- GT也是肝功能化验单.上的一项,它是γ -谷氨酰转肽酶的英文代号,有的写成GGT。急性乙肝时可升高,但持续一个月左右就会下降。如果长期升高不降,可能是向慢性肝炎转化的重要标志;慢性乙肝可达到200 U左右或更高,并不易消失。黄疸长期不消退(胆汁淤积)γ-GT也会明显升高;最值得注意的是,肝癌时它可能上升到正常值的20倍以上(其正常参考值为3~45 U/L)。

  总胆红素(TBIL):这是一项重要的肝脏功能,主要反映肝脏的胆红素代谢。胆红素是由血液中的红细胞破坏产生的,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左右,死亡或破坏的红细胞会产生胆红素,由于不断地产生胆红素,又不断地进入肝脏被肝细胞处理掉,使正常人血清中有比较稳定的胆红素值,(1.71~17.1 pumol/L) ,这些胆红素将成为胆汁的一部分,并随胆汁流人肠道,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肝炎时肝细胞损伤,肝脏不能很好处理胆红素,就会使血清中的胆红素升高。抽血化验如果血清胆红素超过25. 7 μmol/L,就有临床意义;如果超过34. 0 μmol/L,在眼睛和皮肤上就会看到黄疸。慢性肝炎时,黄疸深,测定的胆红素值也高,重者可达到数百μmol/L,提示肝脏的损伤已很严重。

  血浆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这是必不可少的肝脏功能化验项目。白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为35~50 g/L,它是由肝脏合成的,肝炎时肝细胞损伤,合成的白蛋白就要减少,但是,肝脏有很强的代偿功能,一般情况下,白蛋白减少并不明显,如果慢性乙肝比较严重,或者已发展为肝硬化,白蛋白就会减少。白蛋白越少,说明肝脏损伤越严重。球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为20~30 g/L,慢性乙肝时可以升高,肝硬化时则明显升高。在化验单上有白、球蛋白比值(A/G),正常时为(1.5~2.5) : 1,肝硬化时由于球蛋白的上升和白蛋白的下降,可出现这个比值的倒置。

  看懂肝脏功能化验指标就基本能了解肝脏的功能情况了。

  (1)丙氨酸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是<50 U/L。是肝细胞受损的最敏感指标之一。

  丙氨酸转氨酶显著增高见于各型急性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中度增高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急性心肌梗塞等。在胆道疾病、大叶性肺炎、心肌炎、心力衰竭、肝脏淤血和多发性肌炎等其他组织器官损伤时也可有不同程度上增高。

  (2)成人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是<30 U/L。

  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增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或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大手术后。

  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等。

  轻度增高见于胸膜炎、肾炎、肺炎、急性胰腺炎、肌营养不良和某些传染病(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等。

  (3)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正常参考值分别是3.40~20. 4 μmol/L和<6.8 μmol/L.当总胆红素在17~34μmol/L时为隐性黄痘;>34μmol/L时,随增高程度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根据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比值可以将黄疸分为三个类型: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

  如果血清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均增高,比值>60%,见于梗阻性黄疸(如胆道结石梗阻、肝癌、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等);比值>35%,见于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慢性病活动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等);比值<<20%,见于溶血性贫血(如恶性疟疾、血型不合的输血、溶血性贫血)等。

  (4)血清总胆汁酸的正常参考值是0~ 10 umol/L。血清总胆汁酸增高见于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梗阻性黄疸、中毒性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肠道胆汁酸重吸收障碍时也可增高。

  (5)血清γ -谷氨酰转移酶的正常参考值是3~45 U/L。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其增高可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梗阻性黄疸(如胰头癌、壶腹癌)、无黄疸的胆道疾病、肝炎、酒精性或药源性肝病、脂肪肝、急性胰腺炎等。

  (6)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参考值是40~129 U/L.

  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见于肝胆系统(梗阻性黄痘、急或慢性肝炎、肝癌等)和骨骼系统疾病(纤维性骨炎、骨转移癌、骨折愈合期等),以癌肿和胆道阻塞时增高幅度最大。有黄疸者较无黄疸者增高幅度大。尚可见于甲状腺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缺乏、肾性佝偻病等。儿童骨骼生长期可有生理性碱性磷酸酶升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见于骨软化症、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恶性营养不良等。

  (7)成人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正常参考值分别是35~50 g/L和25~35 g/L。总蛋白为60~80 g/L。

  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之和为总蛋白(TP)。在肝功能损伤时,总蛋白减少;在肝脏慢性损伤时,可刺激免疫系统而使γ-球蛋白增高,此时总蛋白量可以变化不大,但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会缩小,甚至倒置。

  总蛋白增高见于血液浓縮(如呕吐、腹泻、高热、休克等)或某些球蛋白增多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总蛋白降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丢失(如大出血、严重烧伤、肾病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蛋白质合成障碍(如慢性肝脏疾病、重症肝病)等。

  血清白蛋白升高见于严重脱水引起的血浆浓缩。白蛋白降低的原因与总蛋白降低相近。

  血清球蛋白增高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等)、恶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血清白/球蛋白比值的正常参考值:1.5~2.5。血清白/球蛋白比值降低可因白蛋白减少或球蛋白增高引起。血清白/球蛋白比值< <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肾病综合征等。

  (8)成人血清前白蛋白的正常参考值是250~400 mg/L。血清前白蛋白降低见于营养不良、晚期恶性肿瘤、慢性感染和肝脏疾病等。

  血清前白蛋白增高可见于应用皮质激素和口服避孕药后。